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首页 >> 资讯大全

什么是同比?什么是环比?同比和环比的区别

2011-05-14 10:45:06 来源:
 

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4年7月份相比,叫同比。
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叫环比。
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同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本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同比增长是指与上一个期间的比较,比如今年的1月和去年的1月增长多少,本月1日与上月1日增长多少,等等
环比则是本期与上期比较,如:2月比1月增长多少,2日比1日增长多少等等


何谓同比增长?何谓环比增长?同比和环比的区别

一、市场价格分析计算公式
  (一)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
  根据批发市场价格分析需要,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
  
                 本期价格
  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 = (—————— — 1 )× 100%
                 上期价格

说明:(1)如果计算值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值(-),则称下降率。
(2)如果本期指本日、本周、本月和本年,则上期相应指上日、上周、上月和上年。
  (二)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计算公式
  
                 本期价格
  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 = (—————— —1) × 100%
                 上年同期价格

说明:(1)如果计算值为正值(+),则称增长率;如果计算值为负值(-),则称下降率。
(2)如果本期指本日、本周和本月,则上年同期相应指上年同日、上年同周和上年同月。

  二、“菜篮子”批发市场价格市场分析一般术语(仅适用蔬菜价格分析,供参考)
  1、持平------------------- 环比增长率在0% 至 2%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2% 至 0% 之间。
  2、略涨(略降)----------- 环比增长率在2% 至 4%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4% 至 -2% 之间。
  3、小幅上涨(小幅下降)--- 环比增长率在4% 至 6%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6% 至 -4% 之间。
  4、上涨(下降)------------环比增长率在6% 至 10%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10% 至 -6% 之间。
  5、较大幅上涨(较大幅下降)环比增长率在10% 至 20%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20% 至 -10% 之间。
  6、大幅上涨(大幅下降)--- 环比增长率在20% 至 30% 之间;环比下降率在-30% 至 -20% 之间。
  7、陡升(骤降)----------- 环比增长率大于30%;环比下降率大于-30%。
说明:正值(+)称为涨,负值(-)称为降。

  三、市价趋势
 1、市况坚挺:价格高于前期交易价格,并且报告员认为价格还未达到最高水平,有继续上涨趋势。
2、市价显著上涨:价格显著高于前面交易日的价格。
3、市价上涨:大部分销售价格高于前期交易价格。
4:市价略涨:表明价格上涨不明显,比用“上涨”时缺乏普遍性。即使价格范围可能不上涨,但在价格范围内的高价位上,销售量较大,形成明显的价格“大概”要上涨的态势。如果价格区域较高、大部分价格不是不合适就是不变,那麽也使用这条术语。
5、市价不定:就价格或趋于上涨或趋于下降而论,很少用这个术语。
6、市价稳定:价格与前期相比保持不变。
7、市价基本稳定:这是个最常用、最适当的术语,因为很少出现连续2天或更多天市价保持完全不变。
8:市价呆滞:价格与前期相比基本不变,交易不活跃,价格说明销售很少。这个术语只在批发市场交易不活跃、需求很弱时使用。
9、市价勉强稳定:表示由于需求减少、弄不清供应、未来供应量可能较大等原因,大部分卖主信心下降。价格维持在前一天的水平,但普遍存在疲软的趋势。
10、市价略降:表示价格下降,但不到使用“下降”一词时明显和普遍。尽管价格区域可能不下降,但在区域内较低的价位上销量较大,形成明显的价格“大概”要下降的态势。
11、市价下降:表示大部分销售价格比前期下降。
12:市价大幅度下降:表示价格比前期显著下降。
13、市价疲软:表示下降的趋势。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比前期下降,而且在接下来的交易日中可能继续下降。
14、市价低迷:这个术语只在最不寻常的情况下使用。它描述的是以下状况:市场上的易腐商品供应过剩,如果不以特别低的价格出售就卖不出去,有时几乎按任何报价出售。
四、交易效率
交易效率反映销售速度。在装运点趋势报告中,用以下术语表示交易效率。
1、交易非常活跃:需求比平均水平旺得多,有效供给迅速售出。
2、交易活跃:市场上有效供给正容易地售出。
3、交易还算活跃:有效供给售出速度比一般情况下略快。
4、交易中等:有效供给以适当的速度售出。
5、交易尚慢:有效供给正在售出。
6、交易缓慢:有效供给不容易售出。
7、交易非常缓慢:有效供给没有售出,大量供给卖不出去。
8、交易呆滞:销售断断续续的,买主或卖主很少。
五、供给与需求
(一)供给。是指在当前市场价格上的有效产品量,为当时的贸易提供的特定商品的现有的数量,包括当期的产量和上期末的库存。
1、市场活动:指销售活动正在进行的地方。
2、活跃:现有的供应完全使市场供求平衡。
3、适中:现有的供应在合理的价格上使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4、缓慢:现有的供应不易使市场供求达到平衡。
5、不活跃:销售断断续续地,没有几个买主或卖主。
6、大规模:供应的数量比所报告的市场平均值高。
7、中等:供应的数量是所报告的市场平均值。
8、小规模:供应的数量比所报告的市场平均值低。
(二)需求。拥有某种东西的愿望,特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非常好:供给被迅速地消化吸收。
2、好:由于对部分买主有可靠的信心,市场总的来讲条件是好的,交易要比平常更加活跃。
3、适中:买主购买兴趣和交易处于一般水平。
4、弱:需求低于一般水平。
5、非常弱:几乎没有买主对交易有兴趣。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 又称作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 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CPI和PPI严重倒挂说明什么问题?
相对于PPI,CPI是一个滞后指标。但PPI 对CPI有一定的传导作用,这种传导作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变化直接影响CPI 的变化;二是生资料出厂价格的变化,直接引起生消费品的企业生成本的变化,间接影响CPI 变化。例如石油价格涨价,会导致石化品涨价,石化品涨价导致化纤价格提高,进而导致纺织品和服装成本上升,从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因此在多数情况下CPI和PPI走势方向是相同的。
由于PPI 影响CPI 主要通过影响下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要受到种种环境因素制约,加上国家策对部分关键价格的策调控,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由于PPI 和CPI 的调查内容明显不<

 

中国汽配品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汽配品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08-2010 中国汽配品牌网 版权所有 ICP证号: 粤ICP备13009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