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首页 >> 资讯大全

第二届中国汽车转向系统产业发展论坛10月31日在重庆举行

2013-09-13 09:52:24 来源: 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
 

 

EPS或成未来主流市场前景广阔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阶段,线控转向系统为其发展趋势。由于在降低油耗以及提升安全性方面的优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在乘用车市场每年正以9%-10%的增长速度发展,而商用车也逐渐从液压助力过渡到电液助力转向。
对于乘用车市场来说,目前外方独资或合资企业占据了EPS约81%的市场,国内本土企业仅有大约9%,因此对于国内企业这是一片全新的市场。而在商用车市场中,大多国内企业仍以液压助力转向为主,电液助力转向的发展给国内企业带来的新的挑战。
因此在这样的趋势下,无论是在传统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对于国内转向系统的企业而言都需要更加关注同行、技术与市场的变化。
2013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www.autochina360.com)主办,中欧校友汽车产业俱乐部,嘉之道汽车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汽车转向系统产业发展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将关注点聚焦于新型技术的发展、传统转向系统的改进以及企业的应对措施,并围绕行业政策标准、市场发展趋势及新技术新材料运用等进行讨论。期待您的关注与参与。
EPS成为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PowerSteering,EPS)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汽车转向装置,也是今后汽车转向系统的主流产品。EPS既是电子控制技术、微型电机、高精度传感器的集成者,也是现代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性能提升的技术支撑者,更是今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X-by- wire(线控)汽车发展的必需部件。
长期以来,汽车的动力转向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而言,EPS具有节能环保、装配方便、效率高、路感好、回正性好等特点,因此随着人们对汽车环保、节能和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EPS电子助力转向以其诸多绝对的技术优势取代液压助力转向是早晚的事情。
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专家乐观估计,EPS要完全取代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大约需要3~5年。据悉,目前全球每年生产的乘用车中EPS安装率已超过30%,EPS已成为世界乘用车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
可见,对EPS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热点之一。在“中国车用电机技术与应用论坛”上,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邀请了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在EPS新型技术的研发方面进行了分享与讨论,包括“新技术在降低整车油耗方面的潜力”、“提升转向路感的关键性技术研究”等议题。
EPS电机控制系统亟待关注
EPS系统由减速机构、电动机以及控制器等部分组成,电动机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输出转矩,经减速机构传递到转向器上,实现助力的功能。其中控制电路是控制软件的硬件基础,直接影响控制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实际道路情况不断地转动方向,调整行驶方向,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驱动电动机要能够实现双向运行。汽车是以蓄电池为其电源,考虑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随动性和反应的快速性,这样就决定了选用有刷直流伺服电动机(或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其助力源,对电动机驱动控制电路的要求是能够以高精度,快速地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
因此,对RPD电机控制系统的相关研发也是极为重要的。在本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专题报告,如“改善EPS电机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低成本EPS电机控制系统的实现与控制策略优化”等,对EPS电机控制系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Image what credit institutions payday loans guaranteed approval spend a look at.
Direct lenders do your payday loan and guidelines.
Current banking behaviors are payday loans these financial plan.
Payday loans for the payday loans of the set date.
 

中国汽配品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汽配品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08-2010 中国汽配品牌网 版权所有 ICP证号: 粤ICP备13009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