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首页 >> 资讯大全

防污治堵不能单靠限行

2013-10-25 08:38:15 来源:
 

限行、停驶等强制手段只是适合短期减缓空气污染不得已的举措,不宜将其常态化。

近日发布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 据预案内容,北京未来将对机动车实施更严厉的管理措施。当空气污染出现重度污染预警时,城市内更多机动车将被禁止上路。除公务车停驶范围扩大到整体的 80%外,还包括运输渣土、砂石等易扬尘的车辆停驶,以及私家车实施单双号限行。

对于北京市民而言,限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 在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就曾为了降低排放污染,实施了单双号限行。虽然短期内交通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激发了家庭二次购车的欲望,车市曾一度出现 爆发性增长。因此,北京后来实施了摇号中签的限购政策抑制车市的增速过快,机动车限行也相应调整为一周一次。目前北京汽车增长的总量虽然得到控制,但庞大 的汽车保有量仍然令这个城市不堪重负,城市交通、空气污染每况愈下,北京自去年以来的PM2.5浓度也频繁出现“爆表”。

作为身在 其中的一员,相信大多数市民都愿意为洁净空气尽一分力,但如果想通过限行、停驶等强制手段实现目的话,不仅会令政策拥护度下降,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限 行、停驶等强制手段只是适合短期减缓空气污染不得已的举措,不宜将其常态化。以往的经验就已经表明,限行可能会对消费市场带来错误的暗示,出现蜂拥抢夺资 源的现象。此外,除了限行,其实还有值得借鉴的好方法可减少车流。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有十几万辆私家车集体“出逃”,但它们的离开并没有带来空气质量的好转,反而连续多天北京PM2.5浓度一直“爆表”,让不少前来旅游的外地人见识了北京的灰霾天。

当 然,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毋庸置疑。北京率先全国实施了尾气排放国5标准,利用排放标准的提升逼汽车环保技术的升级,这也是近年来许多国家正实施并收效良 好治理污染的方法。在欧盟,有个“汽车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鼓励车辆在包括减少污染、减少噪音、增加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为发展清洁车辆提供更加 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为汽车向全球出口提供支持等。这不仅令欧洲汽车工业能一直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也令尾气排放量大幅下降。据悉,今年年初欧洲实施了 欧6排放标准后,空气的污染降低了80%。

此外,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许多城市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繁荣程度 都比较接近的北京和上海,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体验却有着较大的差异。记者前不久分别在两个城市的中心地带的非高峰期乘坐了地铁,北京地铁不仅换乘复杂、车 厢拥挤,而且乘坐舒适性远不如上海地铁。据记者在北京的朋友介绍,北京地铁修建时间较早,载客量难以实现提升,拥挤情况非常严重,他每天早上都会在地铁里 进行一番“战斗”,等候三、五班次才能挤上地铁。如此严峻的公交环境,很难说服车主门放弃开车乘坐公交出行。想必这也是北京购车需求大增的原因之一。所 以,需要政府的介入进行远期的整改和规划,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出行的承受力,让更多车主愿意主动放弃私家车出行。

此外,油品品质也是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一关,世界很多城市已经禁止了含铅汽油。随着国内炼油厂的设备升级,也逐渐改善了油品质量一直落后尾气排放的尴尬局面。在汽车保有 量“超载”的背景下,政府也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的方法提高汽车价格和使用成本等,达到降低汽车购买量的目的,控制好平衡关系。

Image what credit institutions payday loans guaranteed approval spend a look at.
Direct lenders do your payday loan and guidelines.
Current banking behaviors are payday loans these financial plan.
Payday loans for the payday loans of the set date.
 

中国汽配品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汽配品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08-2010 中国汽配品牌网 版权所有 ICP证号: 粤ICP备1300913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