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首页 >> 资讯大全

上海现最贵私车牌照 二手车牌照年底将受限

2014-09-09 08:44: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先生三个月前空降到上海某公司担任CFO,两个月前公司帮他配了辆车,并在二手车市场购买了一张上海牌照,价值近13万元。

“我们的牌照主要卖给急需的人,虽然价格贵,但还是有需求。”上海某二手车公司的经纪人告诉记者。虽然上海私车牌照被称为“最贵的铁皮”,按每克计算 的单价超过黄金价,但拍到牌照仍然像中奖一样。这也推使二手车市场的牌照价格水涨船高。一张七八万元就能拍到的牌照,二手车市场的价格近13万元。

不过,二手车市场的牌照今年年底将受限,二手车牌照的买卖也要纳入统一的拍卖平台,这一消息已得到上海市交管部门的证实。但政策细节仍未出台,外界众说纷纭。

已连续出台多项新政

上海牌照供不应求已是定局。8月份,虽然投标者为121550人,比上月少14548人,但中标率仍仅有6.1%。100个人只有6个人能中标。并且,还不是仅仅出高价就能拍到。

去年3月份,上海私车牌照以90800元最低中标价创下车牌拍卖史新高后,上海连续出台新政。

“新牌上新车”、“二手车带车牌过户1年内不得再度转让”等政策陆续推出,以给车牌价格“退烧”。最终限制竞拍者出价的“警示价”政策出台终于使车牌价格降温。

为遏制投标拍卖价格过快过高非理性上涨,坚决打击投机炒作,2014年上海开始试行年度统一“警示价”措施,即全年每月设置同一“警示价”,“警示 价”选择2013年最低“警示价”72600元。竞买人首次出价阶段出价高于“警示价”,系统将不予接受。第二阶段价格修改仍按现行方法操作。

此外,将现行的私人、私企机动车额度拍卖同场举行改为个人、单位分场举行,实行有底价竞拍,起拍价为个人投标拍卖成交均价。

从今年1月份开始,车牌价格已经稳定在74000元左右。不过,“警示价”政策虽然稳住了价格,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原本“价高者得”的拍卖,变成带有运气成分的“中奖”。

6月29日,在当天牌照拍卖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后,上海市政府再次出台政策,规定拍牌者必须持有机动车驾驶证。且竞买人自2014年7月起通过拍卖获得个人客车额度的,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参加拍卖。

根据上海此前出台的政策,拍牌不是以价高者得,而是以最接近中标价的价格得。而中标价是随着出价而不断变化,这也意味着,只有最后几秒钟出价,才有可 能最接近中标价,而最后几秒拍牌者蜂拥抢跑道,为了最大可能拍到牌照,拍牌者往往为了拍一个牌照,买好几个标书。同时也滋生了大量的代拍“黄牛”。

“为了能提高中标率,我们家一共买了5张标书。”刚刚参加完拍牌的孙女士告诉记者。一些屡拍不中的车主为了提升中标概率,一般使用家人身份证件,同时购买多个投标额度,让这个庞大的竞拍人数“虚胖”了不少。

孙女士对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他们家其实并非缺上海牌照,两辆车上的都是上海牌照,这次想趁换购新车再拍两张上海牌照,如果能拍到,就把两辆旧车带牌 卖掉,而在二手车市场,牌照的价格高达12万元,这意味着,如果能拍到两个牌照,他相当于一次性能赚近10万元,补贴购新车的差价。

其实,像孙女士一样打牌照拍卖主意赚钱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看到车牌存在较大升值空间,大肆投机炒作,中标后先购买一辆二手车上牌,等车牌价格大幅上涨后再抛出。

此外,上海拍牌黄牛大量涌现,甚至4S店的销售人员也加入到“代客拍牌”的热潮中,在淘宝上搜索“代拍牌照”店铺接近20家,成功拍得一块牌照,一般需要付出4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代拍费。

仿效“摩转汽”处理方式?

一辆二手车卖掉,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连车带牌照一起卖,比如车主要出国,到外地去工作生活,不需要上海牌照了;另一种方式是把牌照额度保留,把旧车卖掉换一辆新车。年底将纳入拍卖平台的主要是第一种连车带牌照一起卖的二手车牌照。

政府限制二手车市场牌照买卖,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新车牌照拍卖的投机行为马上减少。

如像孙女士这种,本来家里有两个上海牌照,换牌得不到利益,就不会去拍牌,拍牌人数相应减少。

同时,限制二手车牌照拍卖,也打击了二手车牌照市场的黄牛。二手牌照无利可图,自然,也不会有十二三万的高价了。而拍卖公司回收再拍卖,也能增加新车牌照供给,减少牌照市场的供需矛盾。

一位知情人士称,上海市的二手车牌照很可能也采取“摩转汽”时二手摩托车牌照的统一交易模式——如果牌照不想用了,那么额度就要上交拍卖行再次拍卖,而消费者转让牌照所得收益,即为当月牌照拍卖的平均中标价。

不过,效仿“摩转汽”时的摩托车二手牌照政策,恐怕也没那么简单。就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刘先生,属于公司引进人才,愿意为他支付高额牌照费,如果二手车牌照全部纳入统一管理,有刘先生那样需求的消费者就难以满足。

法律之争

 


中国汽配品牌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汽配品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汽配品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 2008-2010 中国汽配品牌网 版权所有 ICP证号: 粤ICP备13009132号-2